对安全的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42),建筑物的存在就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难场所,以抵御环境的影响。然而,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气候变化导致了愈发频繁的极端天气,城市化进程也加剧了建筑火灾发生的频率,而数字化则加速了网络安全威胁的蔓延。与此同时,不断涌现的建筑领域新技术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
极端天气正在频繁发生。以美国为例,1910年至2024年间,极端降雨量最高的十个年份中有九个都出现在1995年之后(43)。全球范围内, 2023年发生了170起洪水灾害,是1990年代平均发生水平的两倍(44)。此外,飓风强度也显著增强,过去30年间美国地区尤为明显(45)。
城市化进程加剧了建筑物火灾发生的频率。随着一个地区居住和工作的人口增加,建筑物发生火灾的情况将变得日益严重——这一趋势在美国已然显现。过去十年间,非住宅建筑火灾数量增长了27%,与火灾相关的死亡人数则增加了83%(46)。
建筑物的数字化也加大了其遭受网络攻击的风险。Kaspersky报告称,用于管理智能的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计算机,有近40%遭受过恶意的网络攻击(47)。一个惊人的例子说明了看似微不足道的物联网设备可能造成的巨大危害:一家赌场的大厅水族馆中的智能温度计遭到了黑客攻击,导致其高端客户数据库被入侵(48)。
最后,新技术会带来新的安全风险。例如,用于冷却机和热泵的新型制冷剂,尽管其全球变暖潜能值较低,但可能具有可燃性或毒性。用于储能的锂离子电池存在 “热失控” 风险,既会导致电池过热的过程、有毒气体释放,并可引起燃烧。2023年,英国记录的与锂离子电池相关的火灾数量增加了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