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ture of society

混合用途与灵活的空间运用

疫情迅速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清空了办公楼和商场,把家变成了新的工作场所。这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打破长期以来的一种固有模式,既空间不再局限于固定的形式和功能,而是能灵活应变,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适用于新现实的空间场所

疫情也迅速重塑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模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模式。办公室变得空无一人,购物中心也变得冷冷清清,而家却成了工作场所,人们渐渐适应了这一新的生活方式。

截至2024年底,美国的办公楼空置率为20.1%。这是30年来的最高纪录,空置的办公场地超过了8,400万平方米(约合9亿平方英尺)—足以填满纽约市世贸中心一号楼300次(63)。从长远来看,麦肯锡公司预计截止2030年,对办公场地的需求量将比疫情前的正常水平下降13%(64)。同样,零售空间也持续面临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预计到了2030年,对零售场所的需求将比疫情前下降9%(64)。相比之下,对住宅空间的需求预计会增加,这并非源于人们重新回归城市中心,而是由于人口增长与疫情前的趋势相符。

这种差异凸显了空间设计需要具备更灵活的适应性,因为空间不再被视为固定不变的实体,而是具有不断变化的特质。

到2030年,预计美国对办公和零售空间的需求将下降

15_S1

从静态空间到动态空间

建筑物适应变化的能力正在成为决定其使用寿命、经济效益及碳足迹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对混合用途和适应性强的建筑物需求量会继续增长。

混合用途的建筑物是将住宅、商业、办公和酒店等多职能整合于一体的建筑结构,旨在最大化空间利用率及其灵活性、适应性。将不同用途整合于同一建筑结构中,为占用人带来无与伦比的好处:增加了商业租户的客流量,也提高了住宅租户的便利性。混合用途的建筑物也为业主带来了诸多优势。这包括租金上扬,因为混合使用环境中的办公空间能够收取高达33%的租金,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将空间从一种用途转换为另一种用途(65)。向混合用途建筑的转型已经开始。例如,在美国,2022年1月有近200家购物中心计划将住宅单元纳入其范围,将空置的零售空间改造成住宅区域(66)

这种适应性概念适用于更广泛的建筑解决方案及灵变性强的建筑。灵变性强的建筑物采用可重新布局的空间设计和可移动的墙体,便于无缝切换至不同的使用场景。重构布局的灵活性也有助于减少建筑物的隐含排放,从而得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或部分使用寿命。但要支持这种灵活性,需要模块化布线、管道系统和暖通空调系统等基础设施,而这些系统能在无需进行大规模改造翻修的情况下,适应不同的配置或负载需求。在苏黎世,一个案例研究表明,通过将空置空间转换为共享的办公场所或住宅单元,比如将可移动墙体和独立的技术系统整合到办公楼的构建中,可产生近5.5亿美元的价值,将空置率降低70%以上(67)。同样,创新的电梯系统目前允许单个电梯组服务于多种用途,如用于住宅、办公室或酒店,进而可以轻松适应不断变化的应用或不同的乘坐群体(68)。然而,这些灵活的设计也带来了挑战。与定制设计相比,较为复杂的布线、管道与暖通空调系统通常初始成本更为高昂,且如果实施不当,能耗也会更高。在灵活的适应性、成本效益和可持续性之间实现平衡,对于最大化灵活空间的长期价值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