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至2022年间,全球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不足0.5%,明显低于整体经济生产率2%的增长率(72)。除其他原因外,长期低效的项目管理方法以及在规划和进度监控中未充分利用数字工具的问题,均阻碍了项目的进展。
传统的建筑项目管理方法往往忽视了各行业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各方应专注于各自的专长领域,并追求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的目标。这种孤岛式的工作方式导致了严重的碎片化,不仅在行业之间,更是在项目规划、执行和运营阶段之间分散了各方关注的利益焦点。
当前的规划流程反映了这种碎片化。它们由多个相互独立的工作组成,包括建筑设计、结构工程以及机械和电气规划。这些活动可能依次进行或同步进行,尽管彼此之间仍互不相连,数据交换也有限。这种数据交换的脱节延长了项目的时间,并经常导致设计冲突,例如暖通空调管道的安装与管道或其他建筑设备的安装相冲突。此类问题通常只在执行阶段才发现,需要进行耗时且昂贵的现场调整。此外,楼宇自动化设备的调试工作目前仍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导致调试过程容易出差错,设备也无法达到最佳运行状态。在建筑物20多年的使用寿命中,维护干预措施往往会进一步降低其能效。
再者,过时的进度监控和质量控制方法阻碍了实时观察,致使项目经理难以主动识别及解决瓶颈。
总之,这些问题往往导致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不一致性和差错,进而导致高昂的返工成本和项目延误。由此凸现了在项目规划与执行中采取更为一体化、数字化方法的紧迫性。